[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产教融合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性举措。面向未来的教育要将产教融合核心机制与技术革命发展趋势相结合,形成以需求为牵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育变革合力。
[关键词]技术革命;产教融合;教育形态变革
党中央提出要加快建设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工程,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新基建不仅是新科技产业升级和万亿级产业集群构建的基础平台架构,也是以数字化驱动智能化革命,重塑国家创新体系、产业体系、教育体系的重要驱动力,将带来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形态、教育治理的深刻变革。
技术革命催生面向未来教育的底层逻辑
蓬勃兴起的新产业革命、新科技革命使得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趋向有机的整体。“互联网+”打破了既有的时间空间局限,大数据打破了人类认识复杂社会系统的局限,人工智能在不断打破人类的认知边界……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联系空前紧密,不仅重塑了知识和信息的创生逻辑,加速了万物互联和数字神经网络的演进,也加速了人类社会的维度升级,创造了新的经济社会时空结构。
科技革命不断加速,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新业态、新职位、新需求不断涌现,对教育人才供给能力与供给结构提出新的要求,为教育的定位、理念、形态、学习过程、体制机制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协同化的技术革命集群突破,为落实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创造了可能,将重新定义学习、课程、教师与校园。VR/MR(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打破了感知世界、科学世界、想象世界的边界,为学习者创造了直面未来的时空场景,形成既体现真实工作场景需求,又符合教育规律的学习空间,帮助学习者形成直面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素质。
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该主动识变、求变、应变。面向未来的学习将更加多元、灵活、自主、多样;面向未来的课程将更加凸显自主性、交互性、创新性,体现激励和驱动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机制设计;面向未来的教师将在知识传输的同时,带动学生全面成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面向未来的校园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成为知识和信息的引力中心,大学和企业的边界将进一步打破,大学的终身学习和创新功能将进一步凸显。
技术驱动教育形态变革的集群突破
技术对教育形态的影响涵盖理念、机制、基础设施、学习活动和开放融合生态等各方面。面向未来的教育变革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遵循教育成长规律,重构人才培养的流程、机制、模式,探索学校新形态,助力实现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变革。技术正在加快让教育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灵活性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混合现实技术塑造了强交互性的新型学习环境,大数据技术通过刻画学习者学习轨迹优化学习行为的供需匹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了教育体系的结构性变革,区块链技术预示了教育价值实现的新型协作框架,移动学习技术强化了学习的连接性、网络性和及时性。以技术驱动学习方式变革,需要始终考虑是否以学习者为中心,是否有利于强化学习者的自主性、互动性和创新性,牢牢把握激励和驱动学习者自主学习、强调不同学习方式的等价性等基本原则。
在新的时空维度重塑创新人才培养流程。新科技革命既要求将知识生产创造、转化传播聚集在同一过程,又为创新场景的统一提供了技术条件。场景的统一意味着学习过程是在“真实的战场上战斗”,也意味着学习过程是不断创造场景、丰富场景的过程。这决定了在新的时空维度下,重新塑造人才培养的过程步骤、空间连接主体等,要以真实的创新需求为导向设置学习目标,以能力成长流线为基础重塑学习流程,以课程模块为基本单元组织学习资源,让教学、科研、管理、服务都紧密围绕着能力成长这一主线,实现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和数字空间的融合互动、开放演化。
重塑数字化、智能化的学校新形态。将学校的“外壳”全部剥离后,学校的核心要素可以概括为课程、测量和评价。课程是学校的核心载体,测量得出的结果是学校教学内容的凭证,评价是对教学结果的检测。技术革命正在重新定义学校。只要具备课程、测量、评估三个要素,有优质课程开设,有可以被准确测量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单元,有对学习者和学习成果的统一标准评价,任何地方都可以称为学校,包括企业、科研院所、园区等。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学校在探索未来中创造未来,呈现出灵巧、开放、多元、融合、演化、智慧的学校形态。
加快开放互联的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结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学校从封闭走向开放,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更加多元、互动,催化了学校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技术创新通过数字化、智能化中枢,在更大范围、更多环节实现各资源主体的联通协同,持续创新连接方式,引发运营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打造了互为供应链的强大创新生态,打破了学校孤立、分割、单维的状态,建立更加多维、开放、连接、融合的共生体系,加快构建各平台主体之间公平竞争的价值机制,促进多元治理,实现学校平台向更高维度价值的跃迁。
技术驱动教育形态变革的关键路径
推动科学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国家重要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进一步改善基础条件,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实现更加开放、更加适合、更加人本、更加平等、更加可持续的教育。
近年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不断深化技术重塑教育的实践探索,构筑面向未来的教育创新实验网络,在推动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探索面向未来的教育新形态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布局实验。
坚持构筑多元统一的学习场景。整个社会都在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演变,这为场景的统一提供了前提和基础。集成化真实场景会把一个行业或领域的真实的特征要素反映出来,将实际的产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混合应用展现出来,从而确保学生学习和事物之间的场景连接保持一致,使学生形成对事物的真实认知。中心从对物理空间要求不高的新金融和新财经等行业入手,构筑统一的市场和数字化市场的虚实相生平台,通过实体平台大量引入金融企业,取得金融机构的实体化项目和数据资源;通过虚拟数字化平台让人人参与建设,打造人才培养过程的统一场景。
坚持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中心始终坚持面向产业创新需求推动教育变革,以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向大协同、大创新的方向跨越。中心积极探索构筑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创新共同体,推动数字化深度连接产学研用,加快建立课程、教学、创新的数字化共享和协同系统,搭建从培育价值连接点到创新共同体的模型,构筑高校课程共享、知识传播的新业态。中心在第六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建设了“设计一课”创新课堂、融媒体智慧学习联合实验室、企业家学院、国际人才港、智慧学习引擎、产教融合共享核、优链计划——人才技能的“区块链”能力货币、创新实验室等八大服务载体,贯通服务学习者的全链条,打造“数字化+产教融合”的整体解决方案。
坚持以需求为引领重塑人才培养流程。中心以“打造永不毕业的学习时空、让任何一个地方都成为学习场景”的理念,帮助学习者确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学习目标,以目标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进行清晰的学习者流程设计,建构清晰的学习者能力成长流线,将职业体验、知识准备、基础训练、合成训练和创新创业以连续统一和交互融合的方式整合为教学流程。中心坚持研究确定与学习领域相适应的当前最佳的学习方式组合并落实到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流程中,发展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能力发展记录、评价和认可体系,将职业体验认知以及就业指导和支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构筑开放共享的课程供应链。中心始终坚持以能力模型为基础设置课程模式,重新定义学习、验证和评价。中心在推动教育形态变革中,通过建立以课程模块为核心的多元供给机制,实行动态调整的课程管理制度,打造课程淘汰机制,确保对接、更新最前沿的知识技能模块,加快知识供给的持续增长,确保课程的高质量,形成人人参与课程供给、互为供应链的良性格局。疫情期间,中心联合中国工匠网共同搭建在线教学课程平台,累计服务160万人群,沉淀了覆盖100个以上职业(工种)的优质课程。
坚持建立开放融合的创新生态。中心积极搭建国际创新要素聚集平台,把握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契机,对接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等平台,对接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基础科学领域的国际领先创新资源,以优势互补为核心,重构价值链、重塑创新链、重组人才链,构筑教育创新合作新格局。中心积极搭建课程开发、项目研发、创新创业等项目合作平台,广泛连接各类创新主体,搭建协同创新网络,健全新产品新技术发布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创新创业激励制度,形成多主体协同开展科技和社会服务的新格局。
面对未来,我们要把握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发展变革的大势,主动迎接、应对教育形态创新变革的挑战,在竞争中把握机遇、赢得未来。
【作者陈 锋: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
原载2020年第20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作者:陈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中国教育新闻网,访问yuanben.io查询【3Z0LX275】获取授权信息。